土地确权   |

注册|

登录

  • 首页
  • 农业保险
  • 便民服务
    专家在线 通知公告 供求信息 求购信息 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 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
  • 农资知识
  • 市场信息
  • 追溯查询
  • 产品介绍

多措并举 综合施策 奋力谱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篇章

2020-12-30 海西农牧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西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州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短板,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提升发展格局,产业升级增动能。一是调优产业结构。全州种植农作物103.4万亩,同比增长15.5%。试种金丝皇菊、羊肚菌、火焰参等新特品种2.31万亩。草食畜存栏318.63万头只,同比增长1.31%,生猪存栏、出栏2.53万头、1.5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0.41万头。预计全年粮食、蔬菜、肉类产量可达10.6万吨、6.6万吨、3.6万吨。二是夯实生产基础。落实总投资9.88亿元,同比增长4.69%,建成德令哈万亩饲草种植基地和格尔木、德令哈、天峻10万头(羽)生猪、牦牛藏羊、草原鸡养殖基地。三是促进产业融合。扶持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8个,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8%,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基地2个,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强化。四是推动平台经济。实施藏区“菜篮子”工程“互联网+”信息平台项目,投运“牛杞来”特色农牧业经济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交易市场交易的牲畜达41.43万头只,枸杞活畜交易市场作用不断显现。五是加强品牌营销。全面启动特色农产品暨柴达木枸杞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柴达木枸杞入选中国100个受欧盟保护地理标志名录,在全国区域公用品牌排行榜排名第38名,品牌价值达88亿元。柴达木枸杞远销18个国家和地区,知名度不断提升。

二、抓好质量提升,绿色发展促和谐。一是推广绿色生产。全州31家企业和合作社累计认证有机枸杞13万亩、有机藜麦0.4万亩,38.8万亩“两减”项目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30%以上。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1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52万亩。新增茶卡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牦牛藏羊原产地追溯体系实现全覆盖。二是改善人居环境。全州295个环境综合整治村庄实现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21个、户厕新模式示范村2个,评选71个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清洁村。加大推进厕所革命力度,全州一类、二类、三类地区普及率分别达100%、89.4%、69.05%,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三是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落实资金3574万元,推进格尔木市、都兰县、天峻县乡镇动物疫控体系等项目建设,全州动物防疫密度达100%,全面完成春秋季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四是加强污染治理。全州建成有机肥厂13家,年生产能力达50万吨,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残膜回收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75%、90%、90%、95%以上。

三、推进移风易俗,文化兴村树新风。一是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落实各类资金4161.62万元,推进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夯实文化基础设施。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赴全州35个乡镇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199场次。三是开展移风易俗行动。评选五星级文明户6.5万户,占比达49%。制定《农村红白事参照标准》,遏制农牧区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形成了良好的文明风尚。

四、强化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提效能。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村运转经费、村“两委”成员和社区工作者“4岗17级”报酬制度,不断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累计创建255个“民主法治示范村”,106个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372个村(社区)签订法律顾问协议,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三是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州共调解矛盾纠纷2469件,调解成功2441件,调解成功率98.87%。四是深化农牧区改革。全面完成农村牧区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获得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完成全州295个行政村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五、拓展增收渠道,民生改善强保障。一是夯实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3亿元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397公里,全州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达100%。投资10.07亿元实施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等54项水利项目,落实各级河湖长495名。投资8155万元实施“三区两州”电网工程16项,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78%。投资5757.5万元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完成1713户建设任务。二是健全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公立医院及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共落实社会救助保障资金2882.21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387人次,引导帮助农牧民转移就业87503人次。三是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实施中央财政支持21个集体经济发展村项目建设,投入州级财政资金3564万元,实现所有村级产业发展资金达到100万元以上。开展“联企兴村1+1”“集体经济等行动,推动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9.25万元,产业增收占比达41%。2020年预计农村人居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


下一篇: 海西州“菜篮子”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 谋划新思路 迈步新征程 ——海西州农牧局召开党组理论务虚会

为您推荐

  • 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海西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把枸杞产业作为打造高原特色生物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农牧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和柴达木盆地荒漠化治理的生态产业进行重点培育,走出了一条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农业发展之路。 一、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20...

    2021-01-16 海西农牧局
  • 农业农村部印发《202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农牧发〔2021〕2号为切实做好2021年全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结合当前动物防疫实际,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202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现印发至有关单位,要求遵照执行。 2021年国家动...

    2021-01-15 海西农牧
  • 海西州四措力举全力加快生猪生产恢复 确保全州猪肉市场稳定供应

    去年以来,全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生猪稳产保供的部署要求,按照省、州确定的年度目标,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加快生猪生产恢复进程,保障了全州猪肉市场供应。2020年,全州生猪养殖场25家,散养户...

    2021-01-12 海西农牧
  • 海西州落实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 促进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

    为加快推进海西草食畜牧业持续发展、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的通知》(青政办〔2016〕195号)精神,我州认真实施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

    2021-01-12 海西农牧
  • 海西州全面完成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 和“厕所革命”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基础,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近年来,海西州根据不同地区的基础和条件,提出了分层次的行动目标,合理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坚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创新实施、严格标准程序,科学规范操作...

    2020-12-31 海西农牧

Copyright ©2018 文朗润诚软件 . 技术支持:北京文朗润诚软件有限公司